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时政同步 >
2022年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2023-03-16 11:31:13时政同步 235人已围观
2022年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2022年度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职责情况报告如下。
一、履职工作特色和亮点
(一)抓整改促提升,补齐短板弱项。对2021年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大会上领导指出的、自身查找的和群众提出的问题,逐条建立整改措施,抓好整改落实。针对“民主管理机制执行不严格”的问题,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开展督导检查x余次,纳入年终工作考核范围,确保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运行。针对“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结合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严格工作要求,紧盯清单抓整改,强化督导促落实,推进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落地。针对“党组织“火车头”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结合精准帮扶工作,组织外出观摩学习x次,借鉴经验,拓宽思路,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切实提升党组织领富带富能力。
(二)抓主业担主责,夯实党建根基。坚持把党建工作摆在首要位置,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种好党建“责任田”,梳理党建重点任务x项,制定措施x条,召开专题会议x场次。注重发挥党建指导员作用,开展督查指导x次,反馈整改各类问题x项,确保了党建工作各项重点任务有序推进、有效落实。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推行“四个一”学习法,开展集中学习研讨x场次,调研交流和主题党课x次,组织党员参加志愿服务x余人次,为民办实事好事x件;扎实开展专项整治,从严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梳理查摆问题x个,制定整改措施x条;督促指导x个党支部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主题教育取得良好成效。
(三)抓监管严教育,激发队伍活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严格落实“三会一课”、“x+x”组织生活、主题党日等制度,开展集中学习、党课辅导、专题研讨x场次,教育引导全体党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严落实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发展党员x名,从严推进党员不信教、不涉黑涉恶和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排查整治,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x个,处理违纪党员x名,整改问题x项,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进一步提升。
(四)抓载体促创新,凝聚发展合力。完成x个党群服务中心、x个党建室、x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的建设和取暖改造任务,党建阵地提档升级,服务基础更加完善。深化党建引领,聚焦产业培育、乡村旅游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储备村级发展项目x个,举办旅游节会x场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x余次、发放奖补资金x万元,完成农特产品认购x余万元,农村风貌、垃圾治理、厕所革命等x项重点任务全面推进,实现社会总产值x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元,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上一篇:企业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报告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党支部阶段性情况总结
党支部阶段性情况总结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党支部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根本任务和具体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从理论学习提高度、调查研究强深度、检视整改重力度、推动发展拓广度四个维度出发,创造性地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走心、各项任务稳步有序推进,现将阶段性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理论学习情况坚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同学习贯彻党的*大精神相结合,采取“优化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有关做法
优化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有关做法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县普遍实现镇村人口、面积“双倍增”,为破解便民服务半径拉长、服务覆盖“缺位”,群众需求增多、服务供给“吃力”的问题,**县以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以服务事项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探索构建顺畅高效的便民服务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已规范设置乡镇便民服务中心33个、分中心112023年党建党务知识测试题
2023年党建党务知识测试题一、填空题(27题)1、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_______。答案:实现共产主义2、实现____________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来的。答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_______。答案:初级阶段4、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_____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研讨发言: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精神
研讨发言: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精神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理论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它的重要性在于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大地上正在展开的伟大实践,有一系列亟待求解的理论问题需要思考与解答;也在于这一伟大实践是在文化久远、传统深厚、历史跌宕、特色鲜明的当代中国进行的,由此形成的理论视域、理论意向、理论课题及理论资源,具有极富典型性的理论原创意义;又在于伟大实践所面临的难题、所取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