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时政同步 >
在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上的讲话(2篇)
2023-06-07 08:45:32时政同步 5392人已围观
在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上的讲话(2篇)
目录
1.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36891117" 在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上的讲话 PAGEREF _Toc136891117 h 2
2. HYPERLINK l "_Toc136891118" 在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上的讲话 PAGEREF _Toc136891118 h 7
在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上的讲话
尊敬的xx副委员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上午好!
非常高兴每一届中小学校长的论坛,我基本上都参加了,今天又来参加,看到很多老朋友。
今年是xx同志为xx学校题词“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xx周年。今天我们全国都在学习二十大的精神,二十大提出来要全面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在这样一个学习二十大的背景之下,我们重温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感觉到又有非常深层的含义,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具有时代性、前瞻性、战略性。
大家想一想,19xx年我们国家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当时我们对“三个面向”的理解还是非常表面的,从字面上来理解,要为现代化服务、要向世界学习、要面向未来。但是它深层的含义是什么?大家想一想,我们19xx的时候,一没有资金,二没有技术,三没有人才,当时我们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没有完成,但是当时世界已经进入了新的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所以“三个面向”的精神、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要面向高科技、面向科学技术。xx同志在19xx年、19xx年教育工作会议和科技工作会议的时候就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所以“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是什么呢?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就是高科技,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所以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高科技。
面向世界,当时我们19xx年的时候我们没有技术,我们还是一个农业国家。面向世界,就是科学技术掌握在谁的手里?当时掌握在世界发达国家的手里头。所以我们要面向世界,面向世界想学习科学技术。
面向未来,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不断地科技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未来的教育,所以我今天说,我们重新温习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提出40周年的时候,它的深刻含义。
结合今天我们要建立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要高水平的、高质量的、是全面的、是结合我们中国实际的现代化。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关键是人才,教育是基础,人才靠教育来培养,我们的教育怎么能够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怎么能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掌握高科技、掌握创新精神的人才。
大家知道,现在我们正面临着很多挑战,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如果我们不把学生培养成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将来就要落后。大家最近这个时期都能看到,西方国家看到我们中国的崛起,用种种方法来围堵和限制我们,我们怎么能够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在科技上自我创新,我们现在有很多核心的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天的教育为什么要因材施教?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到了小学慢慢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我经常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志向,为祖国而学习,而我们民族的将来而学习,为我们的未来而学习,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校长们、我们地方的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不要再追求升学历、追求考上xx北大,当然我们要培养一些基础人才,我们要培养大众的创新意识,杰出人才和创新人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杰出人才可能是少数人,很杰出的,为国家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有发明、有创作,但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人人都应该有的,所有的行业、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我们的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现在我们还遇到了科学技术的挑战,当前大数据、互联网、ChatGPT这样一些新的技术出来以后,对我们教育都是很大的挑战。刚才钟秉林会长也讲到,科学技术会影响到我们的教育。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前新的科学技术来因材施教。我觉得我们当前对信息化在教育里的应用,认识还不是很充分,当然我是外行,但是我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我觉得我们利用的还不是很充分,信息化、大数据、互联网,它最大的特点是个性化、开放性、互联性,是要用大数据来了解我们每个学生的特点,通过了解来进行因材施教,不了解学生的特点怎么来因材施教!通过这些大数据,同时通过互联网来加强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好像做一个PPT、做一个课件就是信息化了,这远远不够,是最基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现在是要利用信息化来因材施教,来了解每个学生,及早地发现我们学生的企业家精神。
在使用信息化的过程当中,还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个关系,技术和人文的关系。
现在技术改变了我们教育的生态,改变了我们教育的环境,但是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是不会变的。人是要人来培养的,老师是不可或缺的,学校是不会消亡的,学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个公共场所,所以我们要在利用信息化的过程当中,还是要利用信息化来加强老师和学习的交流,不是机器和机器的交流,是人和人的交流,人利用机器来加强人和人的交流。
第二个关系,要处理好现代技术和传统教育的关系。
现代技术不是否定过去传统的教育,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所以有些传统的教育方法,比如说老师仍然要好好讲解课本,仍然要利用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纪委书记在党内主题教育读书班上的专题研讨发言材料汇编(24篇)(集团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纪委书记在党内主题教育读书班上的专题研讨发言材料汇编(24篇)(集团公司)目录1.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37413629" 锚定高质量发展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PAGEREF _Toc137413629 h 32. HYPERLINK l "_Toc137413630&在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在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省纪委十四届二次全会以及新区2023年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总结2022年工作,安排2023年任务。第一部分:2022年工作回顾2022年,在省纪委监委和新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新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保障粮食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保障粮食安全生产调研报告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粮食生产条件持续改善、粮食产量稳步提升。但粮食生产仍存在劳动力短缺、机械化程度低、科技推广不足等问题,亟需引起关注并解决。一、存在问题一是农村劳动力出现短缺。农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农民为了建促乡村治理调研报告
抓党建促乡村治理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聚焦新时期乡村治理短板顽疾,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探索实践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三个五”模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建设组织美、产业美、村庄美、行为美、生活美“五美”乡村,为示范带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一、基本情况 **县总面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