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时政同步 >
在“学习傅鼎生争当新时代好老师”主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3-06-14 21:38:00时政同步 2557人已围观
在“学习傅鼎生争当新时代好老师”主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下午的座谈会非常好,温情且温暖;每个人都讲得非常好,让人感慨且感动。这既是一场简朴隆重的新书发布仪式,也是一次很有传承意义的师生交流。如果用一个字概括,我觉得就是“真”,因为傅老师,让我们在座的各位联结在一起,每个人都真情地回忆和傅老师的过往点滴,一个“四有”好老师形象真实地呈现,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教育的、生活的真善美。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傅老师是真正大写的人,是好学者、好老师。
我们每个人都曾渴望遇到好老师,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是黄大年、郑德荣、钟扬,是张桂梅、高铭暄、于漪,还有我们身边的傅鼎生。去年学校出版傅鼎生的《民法总论授课实录》,教务处联系要我作序,我毅然应允。看了很多材料,写了一段文字,序的题目直接名为“好老师傅鼎生”,我想,这不仅是我的认识,也是全体华政师生的共识。
傅鼎生老师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他为人诚朴,谦和务实,是同事眼中的好老师;他治学严谨,潜心育人,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众人口中的好老师。他高尚的师德与严谨的学术精神影响了一代代华政学子,鞭策和感染着众多年轻后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而教师则是教育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前不久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会,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充分表达了总书记对教师的尊重和敬意,体现了教师这一职业所具有的崇高地位和社会声望,同时也是对新时代教师职业追求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于每位教师而言,什么是好老师、怎样做好老师,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应成为我们的理想和追求。今天,我想就“学习傅鼎生,争当新时代好老师”谈三点体会,即“为何”“何为”“为谁”,这既是我从教近40年来的心得和感悟和大家共勉,更是以此表达对傅鼎生老师的怀念和敬意。
第一,在“为何”上,好老师应怀理想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我们的“信念”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意味着,“好老师”既要精于“授业”和“解惑”,更要将“传道”放在首位。
回顾华政的办学历史,从建校之初,魏文伯院长的“做一个善良的园工,勤劳地耕作培养,用美满的收获来酬答人民的期望”,雷经天院长临终前勉励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复校时期,刘少傥、徐盼秋、曹漫之等提出“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第一、以学生为根本”,把现有办公用房给教
上一篇: 公考资料每日考题10道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县长在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上的发言
县长在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强党的建设为统领,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安排,把党的建设各项要求融入XX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以高质量党的建设乡镇开展纪念建党102周年系列活动方案
乡镇开展纪念建党102周年系列活动方案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为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牢记初心使命,努力担当作为。现就开展纪念建党102周年系列活动制定如下方案。一、活动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在全县社会救助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在全县社会救助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我就社会救助工作作如下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今年以来,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刻理解把握“社会救助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的重要内涵,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用心用情有力保障各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织密织牢最低生活保障最后一道防线。一、坚持精准救助,牢牢守住返贫底研讨发言:调查研究要多一些“拙劲”
研讨发言:调查研究要多一些“拙劲”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最重要的事掌握实情,最根本的是解决问题。“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调研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大兴调研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更好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这要求广大党